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迷思:靠关系,拓市场!
譬如加入一个联谊会或者宗教团队,多认识一些人,然后这些人一人给你一点生意,这种人脉名单是很大的资源。我们叫这种说法称之为:向内吃的思维模式。
这个视频除了探讨这个话题外,我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:对慷慨激昂的情绪化语言,你可以感激他们的声音,但是,你要对他们的后续行为,或者我们称之为持续性行为,要保留!
在中国贩卖知识的平台,大致上分成两种:
一种是公开平台,如西瓜视频,这些都是公开的平台。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,做自己的视频,各自精彩,百家争鸣,百家齐放,你能做大,能做到每一个人都看你的视频,这就是你的本事——当然,因为这是大海,在大海捞鱼就不简单了,这是属于向外吃的市场。
如出版社,你交书给出版社出版,出版社不一定会接受你的书,因为出版社可能有一个模式给钱你,不过这种出版社是要吃到外面的资源,也就是说真正吃到的是消费群众。
另一种是自造平台,一般上这种平台,都说着一个概念,你可以在我这个平台发挥,我们提供ABC小程序给你(向创作者收钱,向内收钱),然后可以用CDE帮你引流,引流的手法有FGH(这个连续性动作也会向创作者收钱,向内收钱),然后,我们也会变成收费课程的平台云云(这里才是真正的向外收钱)。
如出版社跟作者讲,你可以出书,我可以帮你印,可以帮你ABC,不过你要自资出版云云,其实这家出版社,他最想吃的钱,最想赚的钱,不是消费读者的钱,而是作者的钱。
从出版社的关键赚钱处,我们可以大致推论出结果,如果你有读过李嘉图的理论就会更简单去理解了,要赚读者钱的出版社会吸引到真正的大卡!同样的,真正的大卡,是出版社互相争夺的资源。
出版社想赚作者的钱,我不知道能赚多久?不过,肯定是很想出书,找不到出版社肯出他的书,所以才找到这种出版社帮他出书。这种出版社有没有出过超级大卖的畅销书,我孤陋寡闻,暂时没有听过!
至于如果你问我,到底哪个平台会让创作者比较快?
我只会告诉你,把视频看完,你心中自有答案!